重磅 - 潍坊首家预制菜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:长尾智造 “菜乡宝” 产品发布

dlz
2022-07-20 10:05

预制菜是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,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工作,简化制作步骤,经过卫生、科学包装,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方式,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。

一、预制菜产业概述

1、什么是预制菜:预制菜是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,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准备工作,简化制作步骤,经过卫生、科学包装,再通过加热或蒸炒等方式,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。

通常认为预制菜产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,因肯德基、麦当劳等著名连锁快餐企业的发展而兴起,而后在70-80年代的日本取得进一步的发展。

我国预制菜产业起步较晚,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。不过随着近几年冷链技术快速发展,预制菜行业配送障碍逐渐消除,自2015年之后,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。

2006-2020年我国零售端预制菜行业(包括加工肉类与海鲜制品、加工蔬菜及水果制品、预制餐)CAGR为7.3%,2020年行业规模同比增长9.64%至2422 亿元。

 


 

2、预制菜产业特征

季节性:预制菜产品主要原材料为肉禽及水产,由于食材供应存在季节性差异,部分产品供应受到季节限制。另一方面,在元旦、春节、元宵等中国家庭团圆的传统节日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者在选购产品时也会受习惯影响,偏向于选择含有时令蔬菜的预制菜以简化做饭过程,丰富餐桌菜品。因此,行业呈现出一定季节性特征。
    区域性:我国预制菜行业存在较大的区域性特征。一方面,我国幅员辽阔,气候、土壤、环境差异较大,不同地区物产各异,长期以来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口味,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中餐具有众多菜系。另一方面,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,居民饮食结构也会相应产生差异,因而预制菜消费也具有一定的地区特征。

周期性: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对饮食要求的提升,预制菜产品销售量逐步提升。社会经济环境对整体消费有一定影响,客观上也会影响到预制菜的消费,但行业整体处于上升区间,周期性不明显。

3、预制菜产业生态

预制菜产业被划分为上游原材料企业、中游生产企业、下游销售渠道,整体特点包括以下内容:

产业链上游以基础农产品为主。

上游为基础的生鲜、农副作物, 整体分布分散,有实力的中游厂商会介入上游环节,采取与农户合作、自建农场、 参控股农业子公司等形式,保证原材料品质和供应。

产业链中游生产环节玩家多样,盈利能力有所分化

生产环节有专业预制菜厂商、餐饮企业自建央厨、部分零售型企业等。一般情况下自建工厂、代工厂、料理包厂等毛利率在15-25%区间,上规模性企业净利率可达 25%。酒店菜因为具备较高门槛和品质要求,毛利率可达 35%左右。

而2C型企业毛利率常在30%以上。酒店菜和2C品具备一定门槛和品牌溢价,净利率10-15%较为常见。如专业预制菜企业(味知香、蒸烩煮、聪厨等),传统速冻食品企业(安井食品等)。

产业链下游渠道复杂,餐饮端占比80%。

预制菜下游较为复杂,餐饮端包括中小餐饮店、 乡厨、团餐、酒店、外卖等场景,C端包括农贸市场、商超、生鲜电商等渠道,餐饮仍为最广泛应用的场景。

 

简单说,预制菜产业包括食材采购,中央厨房生产加工,然后经冷链运输配送到销售渠道/终端消费者三个主要环节。

4、预制菜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痛点:

 

4.1、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利润率。

4.2、食品安全问题。质量控制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完善,无法对采购、生产、销售过程进行充分可靠的食品安全控制与追溯。

4.3、冷链运输资源短缺。当前我国冷链市场尚未成熟,冷链流通率低、产品腐损率高是冷链市场现状。与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冷链流通率仍较低、腐损率偏高,冷链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


 

二、数字化解决方案---长尾智造“菜乡宝”

预制菜等餐饮零售企业未来运营的重点就是信息化、数字化,发展核心,就是将会员、收银、产品、后厨、管理和供应链全盘在线化,即通过物理门店和数字门店的结合,将线上线下一体化,目的就是清晰、可视化地了解门店经营和用户、商品的情况。

预制菜业务生态包括了供应商、生产、质量追溯、物流、仓储、配送、结算、用工、培训等业务环节。

长尾智造依托丰富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经验,在省内率先为预制菜产业链量身打造了全链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---长尾智造“菜乡宝”。

1、采购解决方案

数字化采购能力是预制菜供应链管理中的核心业务,面对预制菜

的上游企业如何进行遴选、管理、质量控制和供应链协同是确保预制菜产业的入口管理体系。

   集采能力的数字化运营需要构建统一的数字化采购平台,可以实现供应商管理、寻源、订单、送货管理、质量管理等采购全流程的数字化升级。

尤其在供应商管理方面,从注册、调查、准入,再到绩效考核、升降级等,均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实现,且为供应商建立起完善的数字档案,并动态更新,针对食品行业质量监管要求,该平台在系统中内置了供应商及生产类物资的资质管控和预警,对采购方提供有效及时的提醒,从而实现合规供应商的闭环管理。

基于该平台,一方面实现需求管理、供应商管理、寻源管理、合同管理、订单协同、送货管理、财务协同等全流程、全周期的数字化升级;另一方面打通与企业内部其它系统的连接,实现信息共享与数据互联。

 

2、数字化门店解决方案

结合现有生态企业和体系,构建覆盖范围极广的门店网络体系,门店普遍开设在居民生活社区周边,每家门店可以辐射周围2000至3000户家庭,助力打造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,满足周边居民餐饮需求。

整体门店的运营体系,通过智能化的门店、会员体系,通过物理门店和数字门店的结合,将线上线下一体化,目的就是清晰、可视化地了解门店经营和用户、商品的情况。

 

3、新零售解决方案

由于起步晚、规模小、知名度弱,面对移动化、碎片化的时代,预制菜企业应多以互联网营销为主,通过直播、种草、社群等方式营销传播预制菜产品及品牌信息,消费者通过网络快速触达预制菜产品信息。预计随着互联网营销的渗透,互联网多元化营销将加速预制菜的传播,才能推动预制菜相关企业的较好发展。

基于数字化的新零售体系建设是预制菜营销的关键能力,整体平台将构建智能营销能力,为门店销售、线上销售、渠道销售提供统一的智能营销服务体系。

4、OMS一体化订单管理解决方案

面向广大的预制菜企业,其订单来源广泛,包括了B端客户、C端互联网平台、门店,统一的智能订单接收分析、处理能力,将会关系到订单履约和客户满意度,通过智能化OMS体系,将为预制菜企业提供强大的数字化订单生命周期管理。

 

5、智能化生产解决方案

虽然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央厨房向着食品工厂转型,但是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,大多数食品工厂只能停留在来料加工的程度。而预制菜是成品菜,和生鲜,冻品的商业逻辑由不一样,最核心的不是价格,而是口味乃至于外观,再加上下沉市场消费者需求繁杂,这就更考验平台的根据用户需求研发产品。

智能化生产,将会加速企业订单履约能力,同时使得生产管理数字化和可视化。构建智能化生产体系,将帮助预制菜生产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。“通过智能化改造,公司对生产车间内的原料、设备、半成品、成品以及能源等,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,实现工厂计划排程、资源调度、生产管理、仓储物流、质量安全等数字化管理。”

 

6、智能仓储物流解决方案

   面向仓储物流环节,除了建立相应的生鲜物流中心、冷链物流中心以外,还需要构建智能化的仓储物流能力,通过一体化的WMS+TMS体系,由WMS系统与TMS系统配合,完成拣货、出库、配送等一系列操作,减少商品的在库时间和车辆的等待时间,实现物流环节的降本增效。

 


 


 

目前,长尾智造“菜乡宝”产品的部分功能已经在省内某大型商超集团上线,有效提升了该客户“中央厨房”的仓储和物流管理水平。同时有力支撑了该客户线上商城的获客和运维工作,目前该客户线上商城的日营收已经突破10万元。

 

小结:长尾智造依托团队丰富的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经验,在山东省内率先推出预制菜全产业链解决方案,通过数字化手段,为预制菜企业降本增效,打造核心竞争力。

 

值此中国(潍坊)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开幕之际,长尾智造愿为本土预制菜产业发展出一份力,为潍坊打造中国预制菜之都贡献本土数字力量!


 

了解更多关于“菜乡宝”的产品信息,请致电咨询:18618197956(长尾智造)

全部评论